系统布局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增加新的产业投资,特别是增加新领域新赛道的产业投资,既可以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居民潜在需求,替代进口需求,从而实现扩大内需,还可以发挥投资又是消费的功能,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拉动生产消费需求又促进就业拉动居民消费需求。超大规模市场还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通过分摊科技创新成本和获取丰厚市场回报,形成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这样,新的产业投资就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形成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作者:黄泰岩,系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 进入专题: 消费 投资 。居民消费结构的演进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自然而然形成的平滑过程,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及相关科技成果在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是一个跳跃性的质变过程。经济循环是否畅通,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现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相反,如果投资下降或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和投资就会通过彼此之间的负向作用和反作用引起投资和消费的进一步下降,使消费和投资陷入恶性循环。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效率变革不是单个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所产生的动力变革来自于科技创新这一核心推动力,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来自于先进技术。一国或地区拥有的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深刻影响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创新,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属于新赛道,进入的技术门槛比较高,竞争相对较小,利润率相对较高。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传统生产力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提供的是新产品新服务,或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好的新的性能。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新兴产业更多地体现在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资金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成为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英国走上世界霸主地位。从社会层面上看,能够带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形成逻辑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经济层面上看,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培养人才还需要平台,没有一流的实验平台就难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并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看,传统生产力所在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
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发展质量较高等特征。这就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要注重激发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围绕区域战略需求和现实问题,建设区域综合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生产力总是要向前进步的,而且并不是匀速地发展,有时发展快,有时发展慢。从成长性来看,传统生产力成长性较低,增长速度较慢。需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基础研究,着力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着眼于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围绕重大现实问题集中攻关。基本特点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要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要有宽容失败的机制,特别是对于一些研发周期很长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需要保持战略耐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形成新质生产力除了技术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尤为重要。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当然,传统产业不一定就是落后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也能够孕育新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各国也不是以相同的速度发展的,有的国家发展快,有的国家发展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基本特点、形成逻辑和深刻影响,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科技成果还不是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转化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
世界各国也不是以相同的速度发展的,有的国家发展快,有的国家发展慢。基本特点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所在。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攻克难关,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这就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要注重激发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这些重大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而为经济社会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
新兴产业是动态发展的。在一定意义上,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效市场体现在通过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市场定价提升效率和效益,有为政府体现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从竞争环境看,形成传统生产力的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也相对较低。
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需求也更为强烈。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成为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英国走上世界霸主地位。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要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国或地区拥有的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及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